經過幾十年的發展,我國紡織產業鏈的大部分環節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但高端紡織技術裝備仍存在堵點、痛點和“卡脖子”問題。
【建議】
“目前,國產紡織裝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0%,國產紡織裝備出口占全球出口金額的20%,但在高端紡織技術裝備的開發和應用仍然存在不足。”全國人大代表、湖南省邵陽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吳繼發建議,成立先進紡織技術裝備創新公共平臺,共同推進紡織裝備和關鍵技術的創新與突破,并加強與航空航天、新能源汽車、醫衛用、建材、市政工程、軌道交通等下游產業的銜接,擴大紡織技術裝備在其他領域的應用。
吳繼發建議,通過攻關紡織綠色生產裝備,推動紡織產業對資源環境更加安全友好,助力紡織行業實現“碳達峰”和“碳中和”;通過攻關紡織智能化技術與裝備,推動紡織機械、紡織企業、紡織產業集聚區的智能化改造,緩解紡織產業鏈被動向外轉移的壓力;通過攻關高技術紡織品裝備,解決“卡脖子”問題,保障紡織產業鏈供應鏈安全。